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天全县四向发力推动中医药发展提速增效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4-11-14 11:40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天全县围绕健全管理体系、提升中医能级、优化人才建设、扩大品牌效应四个方面,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一是突出“四个强化”,持续健全管理体系。强化规划引领。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天全“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天全“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重点推进,并将中医药工作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落实。强化责任落实。成立中医药强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印发《天全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强化考核监管。建立县级中医医院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工作绩效考核机制,考核分值占15%以上。强化资金保障。近3年投入中医药经费9852万元,占卫生总投入18%且比例逐年递增。设立县级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

二是做优“四大支撑”,持续提升中医能级。做优中医药县域龙头。投入资金约3亿元,支持县中医医院建设中医骨伤康养中心,建成省级中医类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4个,建设优势专病4个。2023年,县中医医院总诊疗量达62万人,出院人数2.24万人,业务收入2.44亿元。做优中西结合中医药体系。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医养中心改造提升,内设老年病科、中医康复科和中医科。投入100余万元在县妇计中心建成妇孺国医馆,设立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童康复科。做优中医药乡村布局。2023年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达51.7%。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成村卫生室“中医阁”7个。做优中医药产业发展。大岗山中医药康养旅游园获批2023年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累计发展黄柏、杜仲等中药材8万余亩,建成规范化种植基地6个,天全道地中药材“川牛膝”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引进同善堂中药加工企业,建成中药饮片、直饮饮片、毒性饮片生产线3条。建成制剂研制基地,研制“膏、散、丸、酒剂”17种,中医健康促进产品4种,并将4种院内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三、健全“三大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建设。一是健全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出台《关于建立和完善卫生人才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免费中医药医学生36人;引进中医短缺人才15人,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84人,占比达60%;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34人,占比均超过25%;注册中医全科执业医师16人,每万常住人口达到1.2人。二是健全人才传承教育机制。建立国家、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基层传承工作点4个、学校传承工作站1个、收纳学术继承人9名,师承学员70余人,拥有省名中医2人、市名中医3人,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三是健全人才进修培训机制。举办各类中医药专题讲座和培训34次,其中特邀省市专家专题讲座5次,培养“西学中”人才44人、基层人员2000余人次。

四、聚焦“三个提升”,持续扩大品牌效应。一是聚焦中医药区域协作水平提升。与甘孜州九龙、理塘、泸定等县6家医院结成医疗骨科联盟,开展医疗巡诊、康复训练、专科建设指导、学术讲座等40余次,推广适宜技术20余项,建立藏区传承工作点2个、培训藏区医院医疗技术人才60余人。与甘孜州医保局合作开通异地就医即时结报系统,畅通藏区患者转诊绿色通道。二是聚焦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提升。2023年,我县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6.25%;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89.9%。健康敲门行动年服务人数超300人。三是聚焦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提升。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以“大先生”陈怀炯为典型示范,开展中医药发展系列宣传报道,打造中医药骨伤文化馆,建成省级中医文化宣传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