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整理2021年红外相机数据时,在一组照片里发现了一个陌生的身影,经工作人员确认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勺鸡。这是继黑颈鹤、赤狐之后,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技术记录到的又一新纪录。
勺鸡(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鸡形目雉科勺鸡属,体长40-60cm。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3000m的多岩山地的阔叶林、混交林、密生灌丛。以植物根茎、果实、种子为食,中国分布于华北、华南、西南及喜马拉雅山区,虽分布广泛但行动隐蔽而不易见。
本次记录到勺鸡的红外相机位于泥巴山大熊猫走廊带,海拔2250米,该区域竹林茂密,大熊猫活动频繁,同域分布有豹猫、黄喉貂、毛冠鹿、红腹角雉等珍稀野生动物。
近年来,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多家科研院所、公益组织合作,通过对大熊猫受损栖息地进行恢复改造,逐步提升大熊猫栖息地质量,为大熊猫及其伴生物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力争在大熊猫的伞护之下,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下一步,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继续抓好科研监测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为大相岭大熊猫小种群复壮和其他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坚实基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