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水利局对市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05030032号建议答复的复函

来源: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4-05-17 16:14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曹焕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巩固提升中高山地区饮水安全的建议》(第05030032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农村供水基本情况

(一)农村供水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十二五”以来,我市通过实施“十二五”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4·2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村镇供水项目,共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542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供水工程26处,千人至千吨万人之间供水工程139处,建成了一批以名山区农村供水总厂、芦山县龙门水厂、汉源县九襄水厂、荥经县严青水厂、天全县东风水厂、天全县始阳水厂、宝兴县灵关水厂等为代表的规模大、净水工艺、信息化建设相对完善的骨干供水工程。目前,九襄水厂、严青水厂、始阳水厂等部分水厂正在通过改扩建、管网延伸等方式覆盖周边能覆盖的区域,进一步扩大供水规模,提升供水保障率。全市规模以上农村供水人口由2018年的40%左右提升到2023年的5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7.24%。全市农村供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2016年,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加强村镇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实施意见》(雅办函〔2016〕3号),对供水工程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市水利局结合实际印发了《关于加强村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的通知》(雅水发〔2018〕124号),要求各县(区)细化供水设施管理办法,各县(区)因地制宜相继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管水护水,促进农村供水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中高山地区存在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是由于农业生产使用农药化肥、生态环境改善后山区动物增加等原因,造成水源受到污染;二是中高山地区饮水设施也相对较落后,部分情况为在水源地附近建设一个蓄水池,然后直接通过管道接到农村居民家中,缺乏基本的消毒过滤设施,饮用水部分指标如菌群、浑浊度等超标,水质难以达标;三是水源水量不稳定,基本上是靠天吃水,遇上大旱天气,供水就难以保证。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争取资金,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2023年,我市共争取到中央和省级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2405万元,用于移民补助、移民能够受益的生产开发项目、农村供水项目、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争取中央和省级水利发展资金3426万元用于城乡供水项目建设。2023年,全市利用移民后扶资金、贷款、专项债券等共5.5亿元,用于农村供水。2024年已争取到中央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8982万元,中央和省级水利发展资金623万元,用于城乡供水项目建设。   

(二)实施水源应急工程

2023年,我市新建抗旱水井6口,泵站1处,蓄水池、取水设施等水源设施18处,完成管道铺设26.78公里,维修改造85处小型供水工程。

(三)积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科学施肥技术,一是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肥施用量;二是推广化肥深施、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优化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合理配方施用,减少盲目施用化肥的现象;四是推广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减少化肥施用量。2023年全市推广科学施肥面积243.5万亩次,2022年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下同)43187 吨,比上年减少735吨,2023年比2022年减少1187吨。同时,积极开展农药减量化工作,通过开展监测预警、深入推进绿色防控、推广绿色防控模式等,减少农药对环境对水体的污染。2022年化学农药使用量为715吨,较上年减少14吨,2023年为710吨,较2022年减少5吨,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最大限度减少了农药化肥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 

四、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加强城乡供水项目规划。目前,我市已完成《雅安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初稿),规划城乡供水项目71个,规划投资50.18亿元,目前市县水利部门正结合我市城乡供水实际,因地制宜,积极修改完善规划,争取尽早实施,进一步提升全市城乡供水基础设施。

(二)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全力推进九襄水厂等城乡供水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通过规模以上供水工程和城市水厂管网延伸,采取“以大带小”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管理服务质量,不断完善中高山区农村供水净水设施,通过工程措施保障水源水量,不断建强我市城乡供水基础设施,提升供水保障水平。

(三)强化农村供水管理。一是扎实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我市将通过推进全市村镇供水工程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工作,为全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全市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促进运维管理粗放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二是强化人员培训。开展水质检测和农村供水运行管理等方面培训,推动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农村供水水质监测能力。三是加强督促检查。我市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暗访,定期或不定期督导等方式,加强对各县(区)和中高山区乡(镇)农村供水工作的督促检查,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提升中高山区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水平。

(四)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我市将继续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践行“绿色植保、公共植保、法治植保”理念,持续开展农药减量化工作,进一步减少农药对环境对水体的污染。

雅安市水利局

2024年5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