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谋划全局,主动服务,为中医药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4-12-09 18:07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部署,聚力推动中医药产业提质倍增,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一、发展成效

截至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56.26万亩,总产值15.17亿元。全市已建成中药材繁育基地9个,规范化种植基地5个,现代林草业(中药材)园区和现代农业(中药材)园区8个,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26个。全市药用动物养殖以麝类为主,有林麝养殖公司(专业合作社)30余家,存栏林麝2157只,产值1239万元。全市有规上中医药及大健康企业11家,产值18.97亿元,规下中药材初加工厂(专业合作社)40余家,产值超5000万元。全市在库限上中医药贸易企业12家,中草药及中成药销售额15.1亿元,其中,四川三九医药贸易公司经营心脑血管、重症等领域29个品种的系列产品,销售额超14亿元。雅安太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柏、槐米等中药材提取物远销欧美,2023年出口创汇750万美元。全市有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3个。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等建设项目落户雅安,89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拥有发展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良好的内部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1.县级中医院服务能力不平衡问题突出,如雨城区、芦山县中医医院未独立运行,荥经县、宝兴县中医医院未定等级。2.道地中药材主导品种不够突出。我市道地雅药品种超100个,主要栽培品种20余个,但各县域发展定位不明,发展品种不聚焦,缺少“单打高手”。川牛膝、天麻等道地品牌优势几乎消失殆尽。3.药材种植体系不全,生产效率低。中药材种植水平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生产技术体系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种植、管护、采收等人工成本高。4.药材加工链条不完善。全市中药材加工整体规模小且布局零散关联度小,类型多为产地初加工、中药饮片生产、提取物生产,缺失从提取物到药品的转化,产业链条不完善。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抓好统筹规划,编制《雅安市“十五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雅安市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产业发展布局。

(二)推动中医药事业提档升级。将市中医医院建设为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中医特色医院,推动各县区建成更多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

(三)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将生产主体、相关企业逐渐推向市场,由市场调节其种植种类、种植规模和发展方向,形成主导型向服务型过度。

(四)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间资金向中药材产业投资,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共同投入的资金保障体系,形成产业化的投资格局。

(五)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以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四川)基地雅安主基地为龙头,在各(县)区建立优质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提高中药材优质种苗覆盖率。

(六)抓好雅药大品种培育。利用“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重点开展重楼、黄连、马蓝、林麝等大宗特色品种基地建设,打造“川西最大川牛膝集散地”“川西最大林麝养殖基地”等品牌。

(七)抓好中药加工精深化发展。提升中药材初加工水平,在中药材种植集中区域建设初加工厂房,规范化开展采收、切制、干燥等操作。抓好加工龙头企业培优,提高饮片加工、成药制造的比例,实现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饮片等产品做大做强。

(八)做好中医药市场培育。加大药材品牌创建力度,各优势中药材品种均要形成由龙头企业直接参与开发,并加强品牌的宣传、整合与保护,拓展国内省内市场空间,增强市场竞争力。            

(九)推动药旅融合发展。优化现有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动汉源县中国花椒博览园、汉源县林下中药材种养殖产业园区、石棉县重楼现代化农业园区等开展药旅融合基地培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