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闻“汛”而动 通宵鏖战  成功应对灾后首场强降雨天气过程

来源: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4-07-29 15:32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汉源县马烈乡“7·20”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7月23至24日我市出现强降雨过程,降雨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23日18时至25日08时,最大降雨值达273.2毫米,给全市防汛救灾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灾后首次强降雨天气过程,雅安气象部门强化责任担当、沉着冷静应对,提前做出准确预报,及时开展气象服务,全市顺利通过了灾后首次暴雨天气过程的考验,气象信息在防汛减灾中发挥了先导性作用。

·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23日上午市气象局组织召开应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应对举措。7月23日下午,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志国在汉源组织召开气象应急指挥部第二次现场会议,就应对灾后首场强降雨天气过程,从加强会商研判、统筹应急力量、强化技术力量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局业务科23日下午发出《迎战“7.23”强降雨天气过程工作要求》,强化值班值守,落实“三个紧盯”(紧盯雷达回波多分析各类雷达产品、紧盯天气全过程做好递进式气象服务、紧盯设备运行和疑误数据处理做好技术保障),做好滚动预报服务。

·科学研判,精准预报

7月22日,市气象台预测23日-24日我市将有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针对强降雨对全市特别是汉源县马烈乡可能造成的影响,专门制作了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并报送市领导和相关单位;7月23日11时,省、市气象台联合会商;13时30分,市县气象台会商;14时,国、省、市气象台进行三级会商;预计23日到24日上午,全市有一次明显的对流性降雨过程。23日14时30分,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市长彭映梅收到黄色预警后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市局领导分别于23日下午和24日上午在市委书记夏凤俭主持的防汛调度会上通报暴雨黄色预警发布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

市气象台根据市领导批示,坚持“三个紧盯”。晚上18时至24日08时,先后与县气象局进行6次加密会商,指导各县(区)气象台做好预报工作。省局增派省气象台首席周长春到市气象台,与在汉源支援的省气象台首席肖递祥形成双首席指导把关。

·强化措施,精细服务

在应对此次过程中,气象部门坚持全市上下“一盘棋”思想,与水利、应急、自规等部门提早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做好高级别预警叫应服务。截至25日08时,市本级和雨城、天全、荥经等8个县(区)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发布12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市本级和各县区都发布了地质灾害和山洪灾害预警,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共发布暴雨预警12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4期,山洪气象灾害风险预警14期;暴雨预警信号43期;气象信息快报49期,雨量现报78期;专题天气预报41期,市台、汉源各报送了2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市县气象部门深化气象预警信息“靶向+全网”发布工作机制,采用“分级负责、靶向告警”服务方式,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的精准靶向发布和闭环管理,为地方党委政府防汛减灾工作提供气象支撑。

在省市县气象部门紧密协作、精细服务下,气象部门成功应对了灾后首场强降雨天气过程,保证了在出现大范围强降雨的情况下没有发生新的险情,为全市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气象支撑。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对全市气象部门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进行了肯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