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引绩效管理“活水”,为乡村振兴赋能

来源: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4-10-17 18:07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民生福祉。雅安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入绩效管理“催化剂”在定点帮扶村展开试点,构建村财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管理体系,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项目资金使用成效显著提升。

一、明确目标,引领方向

项目启动前,村“两委”班子联同驻村工作队深入调研乡村实际需求,结合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等因素,制定具体、可行的绩效目标。在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中侧重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着力改善交通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突出绩效目标引领方向。将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确定时间表、责任人,明确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加强绩效目标的宣传和沟通,让参与项目的各方充分理解绩效目标的重要性,形成工作合力。

二、严格监控,保障推进

项目实施中,村、镇、各级主管部门“三位一体”实行“333”模式进行绩效监控,保障项目按时保质推进。

——坚持“3个明确”,村、镇、部门明确目标任务、职责分工、绩效标准,确保对项目的任务和要求清晰一致。

——坚持“3个协同”,三方协同制定监控计划、协同过程监控、协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推进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坚持“3个保障”,三方保障信息畅通、资源整合、监督有力,为项目实施提供充足的支持。

三、科学评价,优化决策

按照“一项目,一体系,三效益”的“113”原则,根据村财项目特点制定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的特定评价指标体系,以“2+N”的模式组织村、镇两级会同财务、审计、农业、林业、住建等专业部门成立评价团队,采用实地走访、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村财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绩效良好的项目继续支持推广,绩效不佳的项目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整改调整,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