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雅州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一、编制背景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对高水平建设雅州新区作出战略谋划,提出必须坚持把高水平建设雅州新区作为全市“头号工程”,让雅州新区这一“关键变量”成为雅安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把雅州新区建设为现代化雅安示范区,引领带动全市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二、编制依据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以绿色发展示范引领高水平建设雅州新区的意见》(雅委发〔2022〕3号),全市部署高水平建设雅州新区的工作,安排编制《雅州新区发展规划》。三、编制过程2021年12月中旬,《雅州新区发展规划》完成编制单位采购,确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中标编制单位。2022年1月6日,编制单位完成《雅州新区发展规划》(初稿)。3月8日,雅州新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要求进一步对文本体例结构、重点任务、规划范围等修改完善。3月底,编制完成《雅州新区发展规划》(送审稿)。此后,市人大常委会专题会议听取编制意见建议,组织听取市级、区级的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通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备案、专家评审、合法性审查、市规委会全体会议审查等程序。最后,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定。四、主要内容《雅州新区发展规划》共十个部分。(一)明确发展目标。提出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明确发展定位、目标:到2035年,雅州新区基本建成产...
政策解读: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雅州集团聚焦“打造千亿国企 建好雅州新区”目标,多措并举学习贯彻《雅州新区发展规划》和《雅安市“三区”同城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两个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集团高水平起步,助推新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广泛学习、深入研讨,凝聚发展共识。集团通过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职工大会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学习,不断以学促用、以学促干、以学为进,引导集团上下立足本职,将发展规划与打造千亿国企目标相结合,深入开展交流讨论、畅谈思考认识、查找短板不足、提出解决办法,充分调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迅速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按下集团发展“快进键”。二是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升发展效能。集团以“两个发展规划”为纲领,按照“总—分”工作思路,研究制定集团2023年总体工作计划,分解集团各部门和子公司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不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同时,为做实集团千亿规模,进一步优化《雅州集团千亿国企培育实施方案》,加速理顺党组织关系和管理模式,全力推动公司各项工作驶入发展“快车道”。三是强化引领、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集团强化顶层设计,将“两个发展规划”贯穿集团发展全过程,创建“融合党建”“党建共享”“新区人才向党”三大党建品牌;开展项目建设、产业培育、融资拓展、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改革、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六项重点工作”,不断增强集团发展内生动力,确保集团在成立首年以最佳状态跑出发展“加速度”。
雅安市综合交通发展拟规划建设由四条主线、一条副线构成的 “4+1”铁路网和“七射一联线”高速公路网,以及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航空运输和借助乐山港的水路运输。铁路规划方面,新建成都-康定 铁路、雅安-甘洛铁路、雅安-乐山铁路、雅安-眉山铁路、泸定-石棉铁路,境内规划总里程约350km。公路规划方面,目前既有成雅高速和 在建名邛、雅西高速,同时改造S210、S211、G318和G108等公路,并将规划新建雅康、雅乐、乐汉、雅马和石泸高速公路,境内规划总里程约308km。航空规划方面,借助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作为对外联系 航空港,联系全国各地。水路规划方面,借助乐山港作为对外航运平台,经岷江联系长江,实现通江达海。
晒经乡位于汉源县城东南方,距县城35公里,地理坐标北纬29°16′,东经102°37′,东以干河沟与料林乡接壤,西隔上游堰与河南乡为界,北过龙塘山与大树镇连界,东南至血台和坭美乡紧邻。海拔880-2200米。晒经乡辖区共有晒经、李子、新龙3个村,共30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晒经关(晒经村11组),为汉、彝、藏杂居地,海拔1520米。全乡有大晒路连接大树镇、料林乡;以晒河路连接河南乡;以晒坭路通往坭美乡、甘洛县。全乡共有1286户,人口4424人,共有7个民族;幅员面积26.7平方公里。 一、旅游资源分布 晒经乡正处于旅游开发的起步阶段。目前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有:晒经石、芍药岭、龙塘山等。 附: 晒经乡旅游资源分布表 序号 名称 位置 1 晒经石 晒经村...
本报讯10日,我市召开“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涉及社会事业发展的市级部门、直属单位参加座谈会,就“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了我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提纲(讨论稿),“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和省投资的社会事业和旅游项目规划建议等事关“十二五”期间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各种信息。 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等部门交流了我市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十二五”期间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举措等。 会议指出,“十一五”即将收官,各个部门应该对“十一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必须清楚“十二五”的起点处于怎样的水平,必须明确“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和目标任务,在重大支撑项目上,必须认真对接,早做准备。 记者夏平容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把握机遇 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第一节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综合带动功能全面凸显。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度为10.2%。旅游业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现代治理体系初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公布实施,依法治旅、依法促旅加快推进。建立了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等文件,各地出台了旅游条例等法规制度,形成了以旅游法为核心、政策法规和地方条例为支撑的法律政策体系。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出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国际旅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