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全域覆盖、精准高效”为核心理念,构建起“市级统筹把关、县区属地落实、社会协同参与”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形成文物普查与保护双向赋能的“雅安模式”。市文物局联合市博物馆组建专业化工作专班,由市四普办统筹制定全域审核计划与15项核心指标技术标准,推行“双人交叉校验+智能筛查+三方复核”三级质控机制,每日通报县区进度、每周研判疑难问题,对滞后单位实施约谈问责,并于3月11日特邀省四普办专家现场指导突破技术瓶颈,重点强化数据填报标准与省级平台要求的深入对接。
在县区执行层面,雨城区依托“微信公众号+网格化线索征集”拓宽发现渠道,新探明茶马古道重要节点飞龙庵遗存,其805平方米四合院建筑留存民国大修题记,庵外五通碑刻实证历史脉络:明代都察院“婚姻告谕”碑揭示官府对早婚现象的专项治理机制,规定“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成为明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活样本;民国普庆桥碑群则记载1934年雅安县长徐健主持修桥史实,碑文中“刘军长自乾(刘文辉)叁百元”“向副军长育仁壹百元”等捐资记录,印证二十四军将领在“二刘之战”后以基建工程安定民心的治理策略。汉源县组建文物普查先锋队开展拉网式田野调查,同步整合《清溪县志》等古籍文献与87位高龄村民口述史料,构建起涵盖建筑形制、历史沿革、民俗传说的三维文物档案体系。天全县创新“应急广播+新媒体”立体宣传,通过覆盖10乡镇96村社的广播系统每日三次推送普查政策,结合短视频平台发起“随手拍文物”线索征集,群众参与度同比提升120%,新发现川藏公路月亮湾桥、徐家金龟大庙等11处文化遗产。
全市通过分级审核压实责任链条、科技赋能提升数据质量、全民动员扩大普查成果,稳步推进文物信息录入准确率和实地核查覆盖率的全面提升,为全省文物普查工作贡献雅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