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这家超市不卖米面油,专供法治干货 “小超市”蹚出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新路子”
不少干部群众在宝兴县法治自助超市参与学法答题
□本报记者 李晓明
三月春送暖,学法正当时。近日,宝兴县灵关镇钟灵社区的法治自助超市,不少干部群众前去学法答题,场面火热。
这个超市交易的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法律服务。
宝兴县立足民生、创新探索,以法治自助超市为切入口,通过阵地创新、数智赋能、实效为导,推动普法方式从桌子牌子单子传统宣传方式向数智云上指尖智能转变,打开从“要我学法”到“我要学法”的普法新局面,为提升新时代公民法治素养探索了新路径、提供了新经验。
创新宣传矩阵
打造“以点带面”普法圈
还未迈入宝兴县灵关镇钟灵生活超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醒目的“宝兴县法治自助超市”蓝底白字标牌。
该超市位于钟灵生活超市旁,精准嵌入居民日常购物动线,让群众在采买生活物资时,能同步享受触手可及的法治服务,实现普法宣传与民生需求的深度融合。
宝兴县立足司法为民,聚焦群众学法主动性不足的难点,将普法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人员密集、人流量大的钟灵生活超市创新打造“云上+实体”的“法治自助超市”法治文化阵地,设置法治自助答题兑奖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25部法律法规为内容,用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类法治文创产品激发学法热情,通过随时随地扫码学法考法,让法律知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同时,打造以法治自助超市为圆心的“普法圈”,辐射游客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政府等场所,全过程开展普法宣传、需求收集和学法用法意见反馈,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公民法治素养提升的实效性、成效性显现。
突出数智赋能
开启“量体裁衣”新模式
一位灵关镇的居民轻点自助服务机屏幕,输入“劳务纠纷自助咨询”诉求,系统立即调取典型案例、法律条文及维权流程。
从检索法律依据到生成诉讼文书模板,全程自助办理仅耗时十余分钟,大家纷纷赞叹:“指尖点一点,法律难题迎刃而解,这数字化服务真是既聪明又高效!”
宝兴县将法治自助超市与“法保姆”有效接轨,实现学法智能双平台双路径,围绕党委、政府不同时间段重点工作安排、重要项目建设,结合“一月一主题”活动重点法律法规,针对不同群体文化差异和法治需求,分时段针对性更新学法内容,在法治自助超市自助答题机分众化设置题目难易度和奖品等级,以数智技术实现“靶向供给”,群众入超市扫码自主学法,并根据学法成绩即时自助领取法治文创礼品,普法工作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
同时,在法治自助超市增设智能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为群众提供“7×24小时”法律咨询、合同起草等服务,以全方位、身边式的“法律管家”服务群众,群众的法治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在法治自助超市,群众可以通过操作自助一体机,及时获得法律法规及案例文书查询和法律援助、律所律师、公证业务、人民调解等咨询导引及AI交互自助服务。一体机内设有法律AI机器人问答模块,群众可以通过文字输入或语音提问方式咨询,一键生成合同等模板和婚姻家庭、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借贷纠纷、工伤赔偿、诉讼费计算等智慧法律服务解决方案,可下载也可打印。
“法超”“商超”协同
掀起“自主学法”新热潮
“指尖轻触屏幕参与法治闯关答题,既有答题满足感,又能赢取法治小礼品。”在互动体验区,一名参与者兴奋地说:“这种闯关答题像玩游戏一样有趣,民法典条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点都藏在题目里,一边答题一边把法律常识装进脑子里,攒够积分还能兑换实用奖品,真是寓教于乐的好创意!”
宝兴县坚持以增强法治自助超市吸引力为突破口,依托灵关镇钟灵生活超市,将“法超”与“商超”深度融合,创新建设集自助学习法律法规、自助答题兑奖、自助获取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学法用法平台,同步循环播放“熊猫滚滚来说法”微视频,打造“购物+学法+服务”的一体化生活场景。
法治自助超市上线三个月以来,参与答题群众超24000人次,群众化身“移动普法员”,参与人数从首日14人次逐步提升至单日260余人次,日参与人次提升18倍,激活了“人”“地”效应,实现“普法—服务—治理”的良性循环,普法由单向传播向沉浸式体验升级,成群结队学法答题成为村民(居民)生活新常态,公民法治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升。